互联网思维:引领社会转型,改变商业格局
今天,在社交与移动互联浪潮席卷整个互联网时期,绝大多数行业已经陷入了由PC时代,逐步向“二三线”迈进的门槛。而互联网思维,则恰恰在大前研判下线下资源的互联网化过程中,采用了新的模式——这个地方说白了,就是一种数字化的思维,以及对应的相关技术与思维。
1.互联网思维:优化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生态构建
互联网是万物互联的代表,这是构建中国互联网生态的一个过程。
在产品概念、技术定义、市场构成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先明确互联网运营的思路与运营的本质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大概可以梳理出产品运营最基本的认知,即“提供哪些价值”。
互联网产品可以说分为两类:
互联网项目服务运营(服务部分产品端)
一般来说,互联网产品服务型产品的整体流程主要从内容获取、生产、销售、售前、售后、到售后、调研等环节来展开,而其中内容获取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群体来进行内容获取。
如,从内容获取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平面设计、平面设计视觉排版、媒介排版、广告设计、视觉排版、编辑排版等工作;而用户运营则主要是依据用户体验以及目标用户的定位与喜好来对产品进行设计。
产品运营向服务型产品转变的步骤一般是将产品实现到目标用户、培养其对产品的使用习惯,然后根据目标用户的需要而采取差异化运营方式。
ToB产品特点是通过面向用户提供产品的服务,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提升运营效率,并且通过数据测试来检验产品质量,再发现问题及改进。
下面分享几个案例给大家:
1、山姆邦威:专注年轻人群
6个月卖出了10737台山姆邦威,一共赚了129万,成为它产品的掌门人,带动公司做大做强,目前市面上的山姆邦威的产品还算不错。
2、杜邦威:专注年轻人沟通
7个月卖出10747台,卖出了10844台,创下年销售额第一的;贝因美:人群聚焦,货品SKU丰富,但没有单品;DIDIKA:一年卖出350多个销量,已经有着80多款不同品类的DIKA;知乎是它诞生以来的典型代表,国内最大的中文知识社区。
3、雪梨与“第三只眼看世界”
7个月卖出120余万台,领先对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同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