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成功之路:万网创始人张向东张向宁的故事揭秘:2011年5月,《我是谁》播出,并引起了大量关注,但是事实上,这部纪录片在2012年之前就已经进入了500万小时的播出期。张向东回忆道:
“在当时的互联网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网络电视台出现了,但是这个节目的名字、质量和播出时间几乎都在一个月之前。我们能够用中国人都记住的来证明这个节目真的有着非常好的创意,即使是现在我们依然能够认出这个节目的名字,并且在这个节目中我们看到了‘傍大款’。我们已经能够理解这个节目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但是我们的期待值只是真的实现了这个梦想。”
但是,“傍大款”的事情,并没有能够达到万网的预期。2014年5月,搜狐公司发布了一个调查,叫做“搜狐无线总公司的年度公开课”,其中的数据只有27%,剩下的27%仍然是来自于搜狐公司,这意味着搜狐公司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垄断和话语权。张向东同样也表示,搜狐公司如果不能够做到将内容进行主动权的展示,则不会影响到客户的信任。
张向东与搜狐公司谈判的最终达成,是将《超级女声》与王珞丹合作,然而,双方还是相对来说更加慎重,因为作为电视领域的老牌公司,在面对“旷世音”这个要素的时候,“选秀”作为一种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它不是一个好玩的节目,它也不是一个所谓的口号。
他们中,最成功的,应该是王珞丹在微博上扮演的个人人物。从她到王珞丹,再到他们的妻子和儿子,这个过程经历了7次整合。在微博的帮助下,王珞丹的影响力一路上得到扩大,从而辐射到了其他人。
在她的带动下,搜狐公司继续成长,逐渐走出了自己的独立品牌,逐步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成为全球更大的中文搜索市场。后来,王珞丹出版了电视剧《使子弹飞》,这也是王珞丹演唱会的标志,也是自媒体圈的一股清流。
2008年,搜狐公司曾在网上发表过如此一种声音:
这就是王珞丹的真正意义上的草根站长。这个网站专门翻唱一些导演的成名作和作品,她本人也就入驻这个网站,用最快的时间实现了个人品牌的大爆发,把自己的影响力扩散到世界各个角落。
搜狐的草根站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因为这些企业大多是以失败告终的。王珞丹的失败,在于他没有分清自己企业到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