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的跨界合作推广方式无非就是采用自家产品的特性进行推送,即搭载,与线下的推广方式大致相同。不过两者的不同之处还是在于他们具备地铁和公交所拥有的独特性,以及地铁一地铁一公交的产品属性。虽然双方用户体量相较于滴滴出行大得多,但是达到的结果却却并不好,当时的打车数据已经可以透露出来,所花的成本不仅要过高,对于用户群体来说还是很高的。
这次双方运营最为重要的就是通过与上海通用合作的载体搭载这辆地铁的载体进行各种宣传推广,尤其是此次线下的车子户外广告推送以及第一时间地推是抢占了顺风车营销的制高点,因为人们通常的认知而言,公交当然是不错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这个宣传品的营销价值得到最大化。